Tuesday, November 12, 2013

論詠春與別不同之處

詠春雖然身為嶺南拳術之一種,但它和其他任何一種嶺南拳術都不同。它不像洪拳的硬橋硬馬,不靠身形,力道取勝。不像蔡李佛靠靈活的步法,配合身軀轉動所產生的離心力。不像同是擅發短勁的東江拳術。葉問傳下的詠春主柔,和北方的太極拳反而有點共通之處。

大多數國術套路打起來可以作為一種健身運動,也可作為一種表演。但據我所知,詠春小念頭可能是唯一的國術套路在開馬後雙腳是完全分毫不動的(意拳以站樁為主,但完全沒有套路,所以不算)。為甚麼?因為葉問傳下來的詠春拳完全是用來練功的,不像其他國術套路可以用來表演,取悅觀眾。所以對普通人來說,詠春拳絕不好看,不是內行人也不知道是在看甚麼,只有練拳者本人才知道自己是想練甚麼,要有甚麼感覺。所以用詠春拳套來做競賽套路是全無意義的,與創拳者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而評分方面亦非常困難,因為評判如果不能用手接觸參賽者,是佷難判斷只有參賽者自己才能知道的感覺。

詠春是一種非常反傳統的中國武術。大多數的國術門派都是以家傳為主,如太極分陳家,楊家,武家,吳家,孫家,傅家等等。其中一個原因是在舊社會拳術是一個家族用以謀生的工具,如陳家數代走鏢,楊家數代以授拳為業(據傳楊少侯晚年時便因受人挑戰而自忖不敵,選擇自殺一途來保存楊家祖孫三代無敵之名),不把拳練好,為祖宗丟臉事小,打破自己飯碗事大。所以像陳小旺那樣作為某一家拳術的承繼人,其身上所要承受的壓力是非同小可的。但詠春(至少葉問傳出的詠春)從來都不是靠父傳子來承傳的。傳說中的創派人五枚師太是尼姑,不能傳給自己子女,嚴詠春,梁博儔沒聽說過有(或沒有傳)子女,據說是傳了給梁蘭桂,梁傳黃華寶等紅船中人(一說梁博儔直接傳給紅船中人)。其後黃華寶,梁二娣傳梁贊,梁傳陳華順,陳傳吳仲素,葉問等。注意每一代都不是傳給自己子孫。可能是南方比較富庶,不用承傳這種用體力勞動來求生的工具吧。由佛山時代開始,詠春拳成為了一班不用憂柴憂米的富二代的玩意。當年如果葉問不是為勢所逼,要靠授拳為生,恐怕到現在還不會有多少人知道詠春的存在。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人人都會說詠春是一門精深拳術,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拳術之一。但它偏偏沒有一個相應的威武名字,如「大力金剛拳」,「降龍伏虎拳」,而是以一個文靜女流的名字為名。各位可有想過是甚麼原因?

相傳是五枚創拳,傳嚴詠春,繼而傳入佛山紅船,而後發揚光大。創拳者是女流,在中國拳術歷史上雖然少見,但不是沒有(據傳福建白鶴拳便是由方七娘所創)。但創拳者首二代都是女性,在中國武術史上好像只有詠春一家,別無分店。五枚可能是萬年青小說的虛搆人物,真實與否,對學拳沒有影響,不必深究。但自梁贊(可能更早)以來,便是以詠春為名,這便值得研究一下。

細看一下詠春拳的內容,既沒有高大威猛的套路名稱(武松打虎,羅漢下山欠奉),也沒有令人眉飛色舞的招式(雪花蓋頂,攔江截斗失陪),有的只是令人莫明其妙的小念頭,尋橋,標指,膀手,攤手,伏手。這還是中國武術嗎?再看一下傳承表,中國武術多以家傳為標榜,如陳,楊,武,吳,孫家太極拳。但梁贊之後,最出名的門人不姓梁而姓陳,陳華順之後是吳仲素,葉問,都不姓陳。就以近代為例,阮奇山大弟子姓岑,葉問門下公認的四大弟子沒有一個姓葉,這還了得?

回到正題:詠春是一門非常反傳統的拳術,如果當它是一門普通拳術來練習,不但費時失事,還會誤入歧途,泥足深陷,永無練到前人功夫境界之日。不是說這種練法不能打,但它不是詠春拳。亞里,泰臣,播求,Gracies 也很能打,但誰也不會把他們當是詠春拳之能者。愚見以為首先要從詠春拳命名入手:這是一門以女姓能掌握到的技術,不能單靠大力,身高,手長,體重,速度,這些身體質素,如果一個弱質女流(注意我是說一個普通東方女性,五呎二,三吋,一百一,二十磅,不是奧運金牌選手,世界頂級運動員如Ronda Rousey之流)或一個廋弱老頭如阮奇山,葉問是不能運動自如的動作,便不能算得上是詠春拳。至於怎樣才能做到這種動作,拳套裏面已有明示,這是每個學詠春的人自己要親自研究的事。

評詠春歸宗少林風波

最近有一單新聞搞到滿城風雨,張卓慶等人在嵩山少林寺立碑,因碑文涉及“正統詠春“字樣而只提及葉問門下已故的梁相,黃淳樑,李小龍等數人,及尚在生的張卓慶,隻字不提其他人等,令某些自認為是正宗詠春的人士不滿,要開記者招代會澄清,引發張卓慶弟子踩場,又挑起佛山精武會領導階層的權力鬥爭,佛山精武會所被爆竊,機構文件被盜,曾捐錢維修佛山精武會所的人士追查數十萬捐款不翼而飛的下落,非常熱鬧,比平時的詠春鬥爭更加精彩。

其實張卓慶在少林寺立碑之事多月前已在網上流傳。任何人士(詠春與否)只要付出美金一千大元給張卓慶先生便可將名字刻上石碑,樹立於少林寺門外,留名千古。價錢合理與否,見仁見智,總之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

張卓慶近幾十年來教拳都是用"Traditional Wing Chun"簡稱"TWC"這個品牌,以別於其他葉問弟子。這個"TWC"中文通常應譯為“傳統詠春”。不知是有人無意還是故意譯成“正統詠春”,一字之差,便將張卓慶自己的品牌,套落天下自以為“正統”的人的頭上,從而引發出掀然大波。

詠春和大多數的嶺南拳術都說自己是源出於火燒後的南少林寺。這和太平天國,李文茂等人造反,清軍火燒瓊花會館,洪門,天地會製造出一系列南少林故事來支持自己的造反活動是有密切的關連的。至於至善,五枚,白眉,方世玉,洪熙官這等萬年青小說中人物,是否真有其人,可信度應該和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陳家洛,郭靖,楊過,令狐沖等差不多。

南少林寺雖傳說是由十三棍僧其中之一位所創,但多年來從沒有人能發現遺址,甚至連位於福建省那一部位也沒有人能確定,惶論南少林的武功由嵩山少林傳出。再者,甚麼是嵩山少林寺的武功?是嵩山腳下的千百所武術學校裏教授的新派樣板武術?還是傳統公認的北少林拳術如查拳,譚腿等等?但有道是“譚腿出在教門中”,這些一向被公認為北少林主流的武術幾百年來在回族人中流傳,如果說拳禪一如,那麼應該唸金剛經還是可闌經?少林武功姓佛還是姓回?

有人借立碑少林來宣傳兼歛財,有人見有利可圖便乘機搭順風車,但上車後發覺勢色不對,可能是誤上賊船(分贓不勻?)急欲劃清界線。但無論怎樣畫只會愈描愈黑,因為正如George Orwell的“動物農場”最後一句, “The creatures outside looked from pig to man, and from man to pig, and from pig to man again; but already it was impossible to say which was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