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國術套路打起來可以作為一種健身運動,也可作為一種表演。但據我所知,詠春小念頭可能是唯一的國術套路在開馬後雙腳是完全分毫不動的(意拳以站樁為主,但完全沒有套路,所以不算)。為甚麼?因為葉問傳下來的詠春拳完全是用來練功的,不像其他國術套路可以用來表演,取悅觀眾。所以對普通人來說,詠春拳絕不好看,不是內行人也不知道是在看甚麼,只有練拳者本人才知道自己是想練甚麼,要有甚麼感覺。所以用詠春拳套來做競賽套路是全無意義的,與創拳者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而評分方面亦非常困難,因為評判如果不能用手接觸參賽者,是佷難判斷只有參賽者自己才能知道的感覺。
詠春是一種非常反傳統的中國武術。大多數的國術門派都是以家傳為主,如太極分陳家,楊家,武家,吳家,孫家,傅家等等。其中一個原因是在舊社會拳術是一個家族用以謀生的工具,如陳家數代走鏢,楊家數代以授拳為業(據傳楊少侯晚年時便因受人挑戰而自忖不敵,選擇自殺一途來保存楊家祖孫三代無敵之名),不把拳練好,為祖宗丟臉事小,打破自己飯碗事大。所以像陳小旺那樣作為某一家拳術的承繼人,其身上所要承受的壓力是非同小可的。但詠春(至少葉問傳出的詠春)從來都不是靠父傳子來承傳的。傳說中的創派人五枚師太是尼姑,不能傳給自己子女,嚴詠春,梁博儔沒聽說過有(或沒有傳)子女,據說是傳了給梁蘭桂,梁傳黃華寶等紅船中人(一說梁博儔直接傳給紅船中人)。其後黃華寶,梁二娣傳梁贊,梁傳陳華順,陳傳吳仲素,葉問等。注意每一代都不是傳給自己子孫。可能是南方比較富庶,不用承傳這種用體力勞動來求生的工具吧。由佛山時代開始,詠春拳成為了一班不用憂柴憂米的富二代的玩意。當年如果葉問不是為勢所逼,要靠授拳為生,恐怕到現在還不會有多少人知道詠春的存在。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人人都會說詠春是一門精深拳術,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拳術之一。但它偏偏沒有一個相應的威武名字,如「大力金剛拳」,「降龍伏虎拳」,而是以一個文靜女流的名字為名。各位可有想過是甚麼原因?
相傳是五枚創拳,傳嚴詠春,繼而傳入佛山紅船,而後發揚光大。創拳者是女流,在中國拳術歷史上雖然少見,但不是沒有(據傳福建白鶴拳便是由方七娘所創)。但創拳者首二代都是女性,在中國武術史上好像只有詠春一家,別無分店。五枚可能是萬年青小說的虛搆人物,真實與否,對學拳沒有影響,不必深究。但自梁贊(可能更早)以來,便是以詠春為名,這便值得研究一下。
細看一下詠春拳的內容,既沒有高大威猛的套路名稱(武松打虎,羅漢下山欠奉),也沒有令人眉飛色舞的招式(雪花蓋頂,攔江截斗失陪),有的只是令人莫明其妙的小念頭,尋橋,標指,膀手,攤手,伏手。這還是中國武術嗎?再看一下傳承表,中國武術多以家傳為標榜,如陳,楊,武,吳,孫家太極拳。但梁贊之後,最出名的門人不姓梁而姓陳,陳華順之後是吳仲素,葉問,都不姓陳。就以近代為例,阮奇山大弟子姓岑,葉問門下公認的四大弟子沒有一個姓葉,這還了得?
回到正題:詠春是一門非常反傳統的拳術,如果當它是一門普通拳術來練習,不但費時失事,還會誤入歧途,泥足深陷,永無練到前人功夫境界之日。不是說這種練法不能打,但它不是詠春拳。亞里,泰臣,播求,Gracies 也很能打,但誰也不會把他們當是詠春拳之能者。愚見以為首先要從詠春拳命名入手:這是一門以女姓能掌握到的技術,不能單靠大力,身高,手長,體重,速度,這些身體質素,如果一個弱質女流(注意我是說一個普通東方女性,五呎二,三吋,一百一,二十磅,不是奧運金牌選手,世界頂級運動員如Ronda Rousey之流)或一個廋弱老頭如阮奇山,葉問是不能運動自如的動作,便不能算得上是詠春拳。至於怎樣才能做到這種動作,拳套裏面已有明示,這是每個學詠春的人自己要親自研究的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